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创新外贸升级路

时间:2017-01-16 信息提供:国际商报

    日前,宁波市口岸打私办交出了宁波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一周年的靓丽报告:2016年,宁波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全年交易总额为40.32亿美元,约270.14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的3.4倍,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交易额突破40亿美元的目标。其中,进口总额为53.65亿元人民币,约8.01亿美元;出口总额为32.31亿美元,约216.48亿元人民币。

增速3.4倍!宁波跨境电商发展取得爆炸式增长的活力源自哪里?

 

    制度创新是关键

    2016年1月12日,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宁波等12个城市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成为宁波去年获批的首个国字号平台。

    2016年7月,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落地宁波,意味着宁波再一次成为我国保险创新的开拓者。

    2016年8月,宁波成为我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蜚声海内外的“宁波制造”,由此再扛国家使命——要为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宁波力量!

    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等一批高能级国家改革试点先后获批,意味着宁波经济的新活力在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获得了的强大支持和新机遇。“综试区是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的重大平台。建好综试区,是宁波落实‘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推进经济强市建设的关键之举,也是应对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培育开放型经济优势的有力抓手。”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代市长唐一军如此表示。

    为此,宁波市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发挥各自能动性和创新力,为综试区建设添砖加瓦。

    宁波海关创新业务模式,牵头搭建跨境电子商务通关作业系统和服务平台,建立了一套既符合跨境行业发展特点、又满足相关部门监管要求的运作体系。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分类管理模式,在业务准入、申报单自动审核、包裹查验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管理,明确试点企业权利和义务关系,营造“守法便利、违法惩戒”的良好营商环境。

    为了在便利贸易和有效监管中找到最佳平衡,宁波检验检疫局几经探索,从试行“进境一次检验检疫、出区核查”的监管模式,到完善目前实行的以“入区(境)检疫、区内监管、出区核查”四个监管环节为特点的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监管“宁波模式”,使“源头可追溯、过程可控制、流向可跟踪”的监管目标得以实现。目前,宁波跨境电商商品已全部纳入“进口商品防伪溯源平台”管理。

    宁波市国税局发挥税收政策优势,对纳入综试区“单一窗口”平台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按照企业资产状况、纳税信用等级、内部风控管理等情况,对评定为一类或二类的出口企业,可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系统信息审核办理出口退(免)税,之后再用稽核信息进行复核。对符合条件的综试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按规定实行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配合跨境电商一般出口业务开通,国税局及时联系辅导企业正确申报退税,2016年12月份,宁兴云公司已经顺利收到了首笔退税款。

    国家外汇局宁波市分局简化贸易收结汇流程,允许A类跨境电商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入无需进入待核查账户,可直接通过外汇结算账户办理收结汇。同时,放宽单证审核要求,允许电商企业以电子单证代替纸质单证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支付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优质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安银行宁波分行网易宝跨境电商第三方人民币支付业务将于近期上线。

    国家级平台的搭建、制度创新的激活,综试区建设一年来,取得了不俗成绩。不仅仅是eBay,网易考拉、京东全球购、阿里巴巴一达通等全球交易平台,都看好综试区的未来,纷纷重金布局甬城。

 

    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初见成效

    载下梧桐引凤凰。宁波跨境电商国家级平台的建立,形成的产业集聚趋势日益明显,并正引导宁波产业转型谋新出路。同时,宁波坚持“进出口并举、多区域并发、多模式并存”的发展思路,打造多元错位发展的新业态,引来电商龙头企业纷纷汇聚。

    一是网易考拉、蜜芽宝贝、京东全球购、一达通、聚美、敦煌、大龙等以及第三方支付、金融服务、代理运营、仓储物流、快递配送、售后服务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甬城,银亿集团、宁兴集团等本地强企纷纷布局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企业集聚态势十分明显。

    二是多元格局初步显现。以海曙区服饰家纺、鄞州五金工具、余姚家电、慈溪家电、宁海家具等5个特色区域经济为试点的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工程深入实施,推动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实现融合发展。宁波市涌现了一批以跨境电商为主导的企业、平台和园区,宁波综试区第一、二批12个线下园区已获批设立。

    三是多模式探索初见成效。综试区建设始终坚持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鼓励和引导制造、外贸、物流、金融等各行各业积极“涉足”跨境电商,重点是推动“互联网+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帮助制造企业在品牌构建、产品创新、贸易方式革新上下功夫,重构产业链与价值链,呈现出了B2C、B2B、B2B2C、M2B2C等多模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外贸转型升级催化剂

    在传统贸易面临成本上涨、要素制约的当下,“互联网+外贸”的跨境电商优势正在日益显现,宁波市外贸企业积极拥抱这种新型国际贸易方式。

    位于北仑的宁波长青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礼品、家具家饰、园艺装饰品、家居生活用品等产品出口。从2013年起,公司依托亚马逊、eBay等网络销售平台开始涉足跨境电商,每周都有两三个集装箱的货物发往国外,销售网络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可以同时为B端和C端的客人提供产品和服务。“与传统的一般贸易出口相比,跨境电商出口时效性强,一个产品从下单生产到美国上架销售,20多天就够了。而且大部分的商品,我们都能做到从美国总公司直接发货,客户下单后七八天就收到货。”宁波长青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查寿恒告诉记者。

    开展跨境电商,能给外贸企业带来多大的经营优势?查寿恒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以跨境电商方式销售的一款杯子,制造成本为2.5美元,最终销售价格可达到13美元,扣除物流、电商平台推广费等,利润可以翻一番。“若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这款杯子最多卖到5美元左右。2016年,我们跨境电商出口额超过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60%以上。”

2016年4月18日,浙江省政府批复了《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经过3-5年的改革试验,通过实施“3456”工程,把综合试验区建成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升级引领区、监管服务创新区、仓储物流示范区。

    另外,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跨境电商平台应运而生。奥林科技旗下的咖狗网,通过整合跨境电商全产业链上的物流、销售通路、电商运营、IT和IP(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为出口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咖狗网已经在美国西岸的洛杉矶、东岸的新泽西和亚特兰大设立了四个共计12万平方米的海外仓,并携手美国电商巨头FDW集团、DSL物流、David&Raymond知识产权集团发起“寻找中国最佳供应商”计划。

    随着综合配套不断完善,境内外联动的宁波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初具雏形。“此前,我们在美国租了500平方米的海外仓,其中还有空置。而在一年多后,我们的海外仓扩大到1500平方米,仍然不够用。”浙江指南针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戚云飞说,通过海外建仓的模式打破了跨境电商发展难题,“未来,国内工厂只要做好线下的事情就OK了,线上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跨境电商服务商去做”。

    “跨境电商不仅是外贸生力军,也是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口岸打私办、综试区管理办公室主任丁海滨表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宁波落地,有望形成制度创新的高地,宁波市将通过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着力破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再造适应跨境电子商务这种新型贸易方式的监管服务制度体系。

 

    跨境电商生态圈初具雏形

    宁波综试区建设带来的不是单一产业的转型,带来的是多产业的融合,带来的是综合配套的不断完善,带来的是跨境电商生态圈的重构。

    一是综合信息平台上线。综试区综合信息平台(简称“单一窗口”)已于2016年9月28日正式上线,涵盖“申报服务、备案服务、海外仓服务、无水港服务、商务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等10方面服务,将为企业提供关、检、汇、税、融“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有上线企业近1000家,单证放行约800万单。

    二是仓储物流服务日趋健全。宁波国际邮件互换局于今年6月底正式运营,国际快件进出口业务发展迅猛,截止2016年底已累计完成进出境业务424万票,跨境电商一般出口模式也于10月31日开始试运行,打通“关、检、汇、税”各环节,试点企业首笔跨境电商出口退税已顺利办结。跨境电商海内外供应链进一步完善,宁波市跨境进口仓总面积50万平方米,网易考拉海购投资5亿元建设的跨境仓已开工,将联合亚马逊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全品类跨境母仓。另据不完全统计,宁波企业在海外建设跨境服务仓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三是人才培育机制创新走在前列。联合在甬高校成立全国首家跨境电子商务学院,深化校政企合作,目前宁波已有11个院校开设了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协同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等大型平台公司为广大企业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培训,引导企业大胆触电“跨境电商”。另外,以“产训结合、产学结合”为特点的各类跨境电商专业培训机构和产业孵化园也纷纷建立。